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造福患者!胸外科成功开展多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时间:2021-09-08

2019年末,河北省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我院落户,标志着我院外科手术正式进入“机器人微创手术”时代。此后,胸外科刘俊峰主任、何明主任、田子强主任、刘庆熠主任、王洪琰副主任等专家积极探索,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陆续成功开展了纵隔肿瘤切除术、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等术式,其开口小、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等优点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为纵隔肿瘤切除的常规方式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的短期效果相似,近日,胸外科王洪琰副主任团队为49岁的盖女士施行机器人辅助下前纵隔肿物切除术,其定位更精确、创伤更小、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灵活稳定、肿瘤切除更完整、前纵隔脂肪清扫更彻底,整合了传统开胸术和胸腔镜手术优势,引领微创胸外科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达芬奇机器人提高了术者操作的舒适性,在坚持安全、无瘤和微创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巨大肿瘤完整切除率、前纵隔脂肪清扫彻底性等,并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肿瘤及相关疾病的术后疗效。随着设备器械的持续改进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将会成为纵隔肿瘤的常规手术方式。

肺部肿瘤切除更便捷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肺癌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其放大视野、机械灵活、消除手震颤等优势,使切除困难的淋巴结更容易,切除数目更多,有利于分期。同时更方便分离和切断血管操作,所以机器人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更少。近年来伴随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得以在早期检出,而这类患者往往只需要肺叶甚至亚肺叶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目的。64岁的张女士因体检发现右肺下叶病变来我求诊,王洪琰副主任团队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地完成手术,使患者成功得到救治。

随着肺癌手术朝着微创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肺段切除术逐渐受到重视。肺段切除相比肺叶切除难度更高,目前主流方式仍为电视胸腔镜手术。但传统胸腔镜视野多为2D视野,操作依赖“杠杆”原理,且没有关节活动,因此在狭小空间的精细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达芬奇机器人很好地填补了传统胸腔镜的缺陷。其3D视野、灵活的关节活动以及操作的精准性使得操作更接近开胸手术,在缝合及精细操作上的优势显著,因此在复杂手术(包括局部晚期肺癌以及复杂段切除术) 的实施上具备胸腔镜无法比拟的优势。

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更精准

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尤其是喉返神经旁及贲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传统的左胸径路,因有主动脉弓、左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遮挡,无法对上段食管旁及颈胸交界部的淋巴结予以清扫。近年来,随着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推广,行右胸、上腹、颈部三切口的微创食管癌切除比例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进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位置位于右上纵隔,空间狭小,技术要求高,其清扫一直是手术的重点和难点。而达芬奇机器人技术的优势是有10倍放大的3D视野和灵活稳定的操作系统,在术中能够更加清晰地分辨细微的神经、血管及淋巴结等结构,有利于这些细微结构的分离和保护,尤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日前,田子强主任团队为一66岁男性患者实施全机器人辅助下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彻底清扫了喉返神经旁等胸腔淋巴结及腹腔淋巴结,且胸腹部手术操作也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并行颈部吻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王洪琰副主任团队为一64岁食管中段癌化疗后患者进行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引进,再次提升了我院疑难重症的诊疗水平,今后将进一步扩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适用范围,紧跟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逐步开展机器人辅助复杂术式,以“精准高效、安全微创、快速康复”为宗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精准、安全的治疗方案,并将持续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为助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患者满意度向深层次发力。

/王淼 徐延昭 崔瑾